天氣漸冷又到了起床靠勇氣,洗澡靠毅力的季節(jié)許多人覺得天冷出門都困難更別說去獻血了因為冬天一到隨著冷空氣而來的是對冬日獻血的各種流言蜚語但是,冬天表示不背鍋!
冬天獻血會更冷?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冬季不適合獻血,因為獻血之后人體的體溫會下降導致“更怕冷”,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人體是如何產(chǎn)熱的。其實,機體熱量的產(chǎn)生跟細胞代謝有關,能產(chǎn)熱的不是血液,而是肌肉和肝臟。血液并不產(chǎn)熱,而是人體的“運輸大隊長”,一方面能大量吸收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另一方面能將肌肉和肝臟產(chǎn)生的熱運輸?shù)襟w表進行散發(fā),主要的產(chǎn)熱器官是內(nèi)臟和骨骼肌。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想提升御寒能力,一是要通過運動使肌肉活動起來,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從而產(chǎn)生熱量;二是科學的營養(yǎng)膳食,通過肝臟代謝后能為全身提供足夠的熱量。怕冷的原因在于產(chǎn)熱<散熱,所以把衣服穿厚點才是正經(jīng)事兒!實際上,無償獻血每次獻血量為200~400毫升,只占成年人總血量的5%~10%,這是經(jīng)過醫(yī)學論證的合適量。獻出的血液通過機體調節(jié)很快就會得到恢復、補充,使血容量很快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不會“傷元氣”,更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冬季獻血后會怕冷”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
冬天獻血會“傷元氣”?
有人說,血液是人體的精華,不能輕易獻血,一旦獻血就會“元氣大傷”。這一說法完全沒有任何依據(jù)。 事實上,人體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人體的調節(jié)機能能夠迅速補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獻血后并不會造成人體血虛,更不會傷元氣。
獻血200-400ml
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小時補充到位;
血漿蛋白質:1-2天補充到位;
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7-10天補充到位。
所以說,無論是哪個季節(jié)獻血,都完全在身體能夠承受的范圍內(nèi),不會引起不適,更不會造成人體血虛,傷元氣,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去獻血啦!
冬季獻血
除了獻血前常規(guī)注意事項外
還有兩點需要注意的
小編告訴你
天冷了,獻血千萬不要忽略這兩件事
01飲一杯熱水
首先
冬季溫度的降低必然導致血管收縮
而天冷人們活動量減少
這就增加了尋找血管的難度
因此
獻血前要想辦法擴張血管
在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下獻血
獻血者可以飲上一杯熱水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或者輕輕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02穿寬松衣服
其次,獻血當天
還應該穿上寬松、容易脫的衣服
方便獻血
獻血后,除了常規(guī)注意事項外
一定注意不要著涼,避免感冒
寒冬里燃起火把
這個冬天便充滿了暖意
而你的一次善舉
就如這火把一樣
給素不相識的人們留下一片暖意
驅走無助的孤寂
在寒冷的冬日里,感謝每一位熱血英雄伸出手臂為一個個素不相識的患者送上一份份生命的“禮物”。這個寒冬,會因為有你們而變得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