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中醫(yī)院
10月26日“膏方調理”拉開大幕
淮揚膏滋制作,最關鍵的工序是收膏。需要經過浸泡、煎藥、沉淀、過篩、濃縮、另煎兌入、過濾、收膏、涼膏等工序,最短加工周期也要3天。關鍵是揚州市中醫(yī)院還能制作成小包裝膏方,病人攜帶很方便。
原來淮揚膏滋是這樣制成的。
攜帶方便的小包裝
往下看
第一步浸泡
將藥加8~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時。
膏方藥物組成中根莖類占大多數(shù),
為取得優(yōu)質的藥液必須保證浸泡時間,
否則將影響出膏量和成品質量。
第二步煎藥
煎藥機煎藥,
第一煎達到煮沸程度后1小時。
第二煎加水5~6倍,至沸騰后約30~45分鐘。
如特殊要求還可取第三煎。
合并藥液沉淀。
第三步沉淀
沉淀對于膏體質量有極大的影響,
因中藥材在經過長時間浸泡煎煮后,
會產生很多極其細微的沉淀物,
此類沉淀物單純用篩網很難清除。
經過沉淀后再過80~100目篩,則可除去絕大部分。
第四步過篩
將沉淀后的藥液用80~100重篩過濾。
第五步濃縮
放入銅鍋或其他大型容器大火煎煮濃縮。
第六步另煎兌入
人參、鹿茸、西洋參等貴藥物另煎兌入,
避免貴重藥物的損失。
第七步過濾
濃縮至臨近收膏的狀態(tài),
用紗布或100篩再次過濾藥液以去除雜質,
保證最終膏體的最佳質量。